按說過完五一就進入繁花似錦的五月天了,然而小長假歸來,小編卻有霜冷長河的感覺:百度、蘋果、小米、新浪網盤、湖南衛視,這些一路狂奔的行業領頭羊們都吃了鱉。
世界到底怎么了?
百度“病”了
先說百度,最新的數據顯示,百度股價今天跌掉56億美元,折合360億人民幣,基本是兩個季度的營收,一次醫療事故,讓百度如此大出血,可見民意洶涌。
自1月份百度血友病吧被賣一場小地震之后,在五一期間又發生了一場大地震,青年魏則西之死將百度和莆田系推上風口浪尖。
早在去年3月,南方周末《莆田系和百度:相愛相殺》一文中對百度和莆田系醫院建立的十幾年的同盟關系進行了曝光,指出百度為莆田系醫院引流大量患者,而醫院則為百度貢獻了巨額的廣告收入,據悉每年有120億之巨。
當時有莆田系員工公開叫板百度,嚴厲指責百度的網絡競價規則使得很多莆田醫療機構幾乎要為互聯網打工,并要求從2015年4月1日起停止百度對其的有償推廣活動。
然并卵,百度的實際情況則是,以2015年Q1財報為例,在經歷近年多次聲討危機之后,其營收同比大漲31.2%。非著名網紅和菜頭先生這樣分析:對于投放廣告的廣告主而言,所有這一切說明在這家公司投放廣告有利可圖,在它的流量里包含了大量有效客戶。
投,接著投,為什么不呢?
似乎沒有什么能阻擋百度的競價排名,然而隨著魏則西事件的不斷發酵,百度開除推廣之父王湛,掌門人李彥宏被約談,中國網絡空間管理官員連同衛生部和國家工商局等一眾官員聯合展開對百度所面臨指控的調查……
廣告主不在乎的道德良心、違規操作,一而再再而三地傷害到人民利益,政府再也無法坐視不管。除了競價排名這一贏利窗口,百度還有什么有效的生財之道呢?
哦,百度還有與導航網站的親密合作、與內容平臺的賦能交易、與服務產業的深度瓜葛。然而這些,都基于成熟且穩定的流量管理模式。目前,百度在O2O、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的投入,還沒有看到收獲的希望。
流量是百度的生命之源,流量來源于用戶,一旦用戶對百度徹底失去信任,百度就不得不面對用戶的流失、收入的下降、份額的萎縮。再加上政府的管控,恐怕將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谷歌已退出中國大陸,其他家的搜索引擎也還未成大氣候,百度如果能大刀闊斧改變商業模式,重建用戶信任,駱駝還是沙漠之舟。
記得以前有媒體做過一個選題,說百度老了,現在看來,可能是病了。
蘋果蔫了
蒸發486億美元市值的反思:需要的是產品創新而非市場創新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一向傲嬌示人的蘋果手機也發蔫了,迎來13年以來的最差業績。北京時間4月27日凌晨,蘋果公司發布了其2016財年第二財季業績。
報告顯示,蘋果公司第二財季營收為505.5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80.10億美元下滑13%;凈利潤為105.1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5.69億美元下滑22%。
據媒體稱,這是蘋果公司營收自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下滑,同時其iPhone銷售量更是自該公司推出這種智能手機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受財報業績不佳影響,蘋果股價在當日盤后交易中一度暴跌8%,跌破96美元關口,刷新3月15日以來低點至95.88 美元,市值蒸發逾486 億美元。
蘋果業績下滑的原因在哪里?時間還得回到蘋果6S的發布現場,除了增加一個玫瑰金配色之外,其他的和蘋果6幾乎沒有什么差別,果粉開始質疑。緊接著,蘋果SE竟然用起了三年前蘋果5S的版本,而曝光的蘋果7外關圖也沒什么亮點可言。
從喬幫主去世那一天就在傳言蘋果正在失去創新的核心競爭力,盡管有果粉為蘋果申辯蘋果的創新是微創新。當“微”到可有可無時,來自蘋果的誘惑就大幅度縮水了。
技術創新遇到瓶頸,喬幫主的繼任者庫克試圖通過市場進行挽救,那就是來到喬幫主從來沒來過的中國。然而,正是如此,蘋果的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在中國市場下滑的影響。
真是應了《創新者的窘境》書中所提到的:管理層所作出的合乎邏輯的和強有力的決策,對企業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然而也正是這些決策可能會成為他們失去領先地位的原因。
因此,歸根到底,蘋果今日的失敗在于其相對固化的創新模式。微創新是不成立的,創新可貴在勇于顛覆,包括創新的方法。
蘋果銷量下滑,或許是整個智能手機市場的頹勢所累,但很顯然這是借口,三星與華為分明就在增長。蘋果的原因,肯定在自己,我們也很奇怪,擁有現金流最多,技術最先進的蘋果,為什么在創新方面如此乏力?
這實在是不合邏輯啊。
小米慢了
可能傳統營銷才能救小米
蘋果業績出了問題,喬幫主的追隨者雷布斯日子也不好過。2015年,小米未能完成計劃銷量,增長放緩;2016年第一季度,小米被OPPO和vivo擠掉,退出全球手機銷量前五行列。
小米的劣勢倒不是來自于產品本身,經過幾年的發展,小米的產品是在一直進步的,早期的小米除了配置與UI,就沒有亮點了。而到了小米note,配置上,做工上,設計上都達到了一流水平,小米5也可以算是精品。驍龍820性能頂級,其他配置也都是頂配。
小米產品沒有退步,市場卻變化了。小米剛出現的時候,低端智能手機還未普及,雷布斯成了站在風口的豬,粉絲營銷自然一呼百應。
然而,到了2014年末,一線城市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已經是94%了,人們對智能手機的需求轉為換機需求。此時,中國的智能手機品牌已是遍地開花,華為、OPPO、vivo、魅族、聯想、樂視、錘子紛紛崛起。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小米還停留在饑餓營銷里,連電視廣告都不屑于投入,更別提終端體驗店了。
如今智能手機快速增長期已經過去,競爭回到營銷,廣告,渠道。OPPO和vivo的網絡口碑并不好,甚至被稱為“廠妹機”。然而OPPO和vivo采取了線下銷售策略,多年的廣告、渠道積累,使得這兩個品牌用線下優勢擊敗了小米的網絡神話。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小米的慢未必是壞事,雷軍自己也說,不追求第一了,希望雷軍能抗住媒體的熱議,回歸初心。
湖南衛視迷失了
正與觀眾失聯中
經濟寒冬的威力真是如此之猛?除了互聯網,2016年第一季度,坐穩十余年衛視頭號交椅的湖南衛視收視率也遭遇下滑,冠軍位置被后來居上的東方衛視取代。在CSM52城一季度收視率排名中,東方衛視位列第一,浙江衛視次之,而湖南衛視下滑至第三名。
猶記得去年11月湖南衛視廣告資源招標會的盛況,現場競標火爆,一個個高標的額的成交,讓其他衛視又羨又妒,湖南衛視的新聞稿興高采烈地宣布“投芒果,絕對火”。
現在的湖南又是什么模樣呢?綜藝不給力,新節目無起色,老牌節目小水花;劇場顯頹勢,預期會爆的熱門電視劇全部啞火。反觀東方衛視和浙江衛視,東方衛視的《歡樂喜劇人》成為今年綜藝節目的收視冠軍,浙江衛視的兩檔新節目《王牌對王牌》和《24小時》進入收視前三甲。
吃老本后勁不足、缺乏爆款節目、新節目乏力、年輕觀眾分流、人才流失嚴重等都成為湖南衛視今年后勁不足的原因。而且,湖南衛視壟斷性不強,本臺的節目制作團隊在外兼職做節目,并輸出到其他衛視的情況很多。
而東方衛視近兩年來在節目創新上卻有很大力度,尤其在脫口秀和喜劇綜藝方面,在全國節目中也凸顯了自己的優勢。
隨著制作力量和理念在有實力的電視臺越來越平均化,以節目創新走地方衛視前列的湖南衛視一家獨大的局面已經受到動搖。觀眾的痛點和癢點究竟在哪里?
沒想到五一回來之后,曾經的領頭羊居然集體遭遇困境,經濟寒冬是誘因,但更多的可能還是本身的機制長期有問題,所以有點風吹草動就感冒發燒了。
無論是病了的百度,焉了的蘋果,慢了的小米,亂了的湖南衛視,過去幾年,都是行業第一名,但是造就自己第一的機制,往往就是讓自己跌下第一位置的“罪歸禍首”,百度的競價,蘋果的封閉,小米的新營銷,湖南衛視的自制模式,都曾經是自己的驕傲,如今,卻都變成了自己的累贅。
想來,真是讓人唏噓……
但是,這一次的經濟寒冬恐怕不會是一兩年,經濟增速會慢慢滑落,可能十年后,GDP才2%的增速,所以,想撐下去,是不現實的,轉型是遲早的。
文/調戲電商記者 阿芒
調戲作者請聯系:tiaoxi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