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呼機
在人們沒有手機以前,人們用的就是傳呼機也就是俗稱的BP機來通訊,八十年代末,中國出現了傳呼機。拿著這個火柴盒大小的BP機并沒有流行很久,因為它只能接收信息而不能回信息或電話,尤其手機出現后,人們對于BP機的需求量急劇下降。不過至今美國仍有一些地方的人在使用它。零零后估計看到了這個是文物了吧!
軟盤
隨著光盤,U盤的風靡,曾是最廣泛使用的軟盤早已淡出人們的視線,更不用說在這個云時代里,所有數據都可以存在網絡,分享在網絡。而在九十年代初,人們用的是這種軟盤,不知道多少有還對他有印象。筆者小時候家里還有很多個,可是一個普通的軟盤,容量只有1.5MB左右一張。而現在一個拇指大的U盤容量都能幾十G甚至百G。
黑膠唱片
在CD,隨身聽出現之前,黑膠唱片統治著舊時的音樂市場。而現在的家庭,連CD機都很少見了,更何況這么礙事的機器。不過現在還有很多電臺和DJ因其音質獨特而還在使用。
還有就是電視劇里面的出場率也頗高!
打字機
打字機的出現解放人們用手寫字的束縛。而打字機實際上是算是計算機鍵盤的雛形,直至電腦的出現,完全代替了這個古老的家伙。不過在印度一些落后的城市,人們還在使用著這些古董。
沒見過,可能俺還是比較年輕!
膠卷
在數碼相機出現之前,傳統相機一直都是使用膠卷記錄影像。而且膠卷不能曝光,一定要在黑房子里面操作。一卷價格普通膠卷都要幾十塊,而且約能拍20多張照片!還要付沖洗的費用!
以前能拍出一張能發的自拍照估計都是土豪了。
錄像帶
作為首場錄像帶格式大戰的最終贏家之一,JVC 公司的 VHS 格式錄像帶最后超越了索尼的 Betamax。這種20世紀70、80年代最為流行的磁帶放置在塑料盒中,最多可以儲存5個小時的視頻內容。20世紀90年代末,DVD 等光存儲媒體崛起后,VHS 格式黯然落幕。
最經典的電話簿
還有人記得這本厚厚的書嗎?筆者記得小時候,自己最喜歡在電話簿上面找到自己及所有親戚的電話號碼。這一本書記錄了一個市里面所有家庭的電話,人們可以像查字典一樣查到有需要的電話號碼。
滿滿的童年回憶??!你家還有這本書嗎?
Geek's view
這些產品沒有一定的年紀是看不來的,不然都以為是什么時候出土的文物了!
關注我們的微博:@極客視界V
關注我們的微信號:Geekview
|